英语学院:冉东青
一、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被老师重视,这时候如果课堂上老师能够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即使是多么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觉得备受关注,受到了尊重,这时对该老师会更加信任,由此可能会唤起他学习的兴趣。
二、提前三分钟进教室,课前要“胸有成竹”
作为一个任课教师,尽量不要踏着铃声急匆匆地走进课堂,此时在学生心中的第一印象已经淡化了,他们会觉得这堂课不受重视,一定要提前几分钟走进课堂,这样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可以联络师生间的感情。
俗语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此时的任课教师就是把长时间备课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经验传授给课上的每一位同学,所以,作为任课教师要充分备课,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去回味。
三、上课时要充满激情
任课教师在上课期间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教师自身也要充满激情,让学生们感觉到精力充沛,如饥似渴地想学知识。相反,教师自己本身都死气沉沉,就会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四、要了解你的学生
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尤其是对于未接触过的班级,一定要课前对班内学生有所了解,可通过班级辅导员粗略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逐渐对每个学生加快了解,这样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课堂管理要管放有度
清代的冯班曾指出:“师太严,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强者怼面严,鞭扑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什么事过了头,都会走向反面。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而不宠”就要求严之有情、严慈相济。
六、保持亲和力,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老师站到学生中间,忘掉自己是老师,不是刻意在寻找一种感觉,而完全是以一颗年轻的心在心理上和学生相容,这是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信任,是一种真正的师生情。
总之,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外”功夫的积累,也要注意课堂知识的厚积,同时也要意识到课堂也是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果。